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鄂东民俗居住、行旅及服饰民俗

服装

人类的生活史,包括穿戴。原料和款式,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树叶、兽皮到麻、棉、丝绸到现代化纤,经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几种颜色到五光十色,到千姿百态。见怪不怪,各人所爱。

查看全部

施惠勿念受恩不忘

从古代到解放,多数道路桥梁都是民间交通民间办,除上述修桥造福者外,还有存史资鉴者。黄昌乐,字显俊,乐施济。道光二十二(1842)年,大荒多饿死者,出钱购棺木掩埋以数十计。倡建杨柳湾桥渡,捐钱150两,又邀众凑资置田稞28担,今利赖之:

金驯远 大学生,为公赠田稞十担,金镇店屋一所;修六安考棚,捐足钱四十串,提倡黑石渡捐渡款,先后捐钱八十千。

查看全部

修桥铺路积德增寿

衣食住行,属于人类社会生活史。而“行”涉及交通,涉及往来通达,涉及各种方式,各种运输,各种邮政电信事业。

人类最初移动靠脚走,在实践中学会走平路直路。陆路往返经常遇水域隔断,这样就要建桥,造水上运输工具以延伸陆路。人类的迁徙,生产产品的运输,逐渐发展水运空载,这中间经历了千百万年的漫长岁月。

查看全部

竹 杖

人们使用手杖,可能追溯到原始社会,用于老年人支撑身体,两千年前成书的《礼记》对服务于朝廷的官吏记载着:大夫七十而致仕,若不得放谢,则必赐之几杖,对普通人《礼记》又云:“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九十者,天子欲问焉,则就其宝。”这既指杖物,又借用尊老代称,家庭、邻里、社会、国家,尊老敬老,是中华传统美德。

查看全部

打 柱

有几位中青年学者作家,前几年分别到过黄山、天柱山和恩施。他们见到搞运输的人用的打拄,叫不到用具名称,便称“棒儿”、“木棍”。一位写道:“黄山道上,我看到了云海奇松,看到了诗情画意,也看到了生活无情的一页。”生活的艰苦无情之一,就是“黄山道上桃脚者,天不亮下山,为饭店、商店挑米运货...他们都用一根木棍撑着身子,身子上压着重重的担子,艰难地一步一步地贴着山路挪动,不像有些人描写的山里人走起路来一阵风。另一位写道:“山里人挑担,是拿个棒儿在空肩上支着,使两个肩都着力,这样挑着感觉要轻些。”写这段文字的是一位当年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他也在劳动,见到山区人民用打柱,因为“我们不会使这个,只能一肩挑。”这两位作者见过山乡人用打拄的情境,也把实情写出来了。

查看全部

轿子轿夫

轿子

由于近世华人移民或打工传到海外首先是传到东南亚,而后传到欧美及非洲。轿子到欧洲后,颇受法国、西班牙等国王公大臣的青徕。在近代史上,还有十万中国工人在坦桑尼亚、毛里求斯等地的种植园和农庄里以及刚果、塞内加尔等地的公路和铁路工地上流淌着汗水。随着大批华工登上非洲大陆,中国的农具、轿子和滑竿等也传入非洲。英国探险家利文斯顿在非洲探险时,就见过非洲人使用中国式的山轿。这些工具与生产技术对提高非洲人的生产生活水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查看全部
共6页 页次:2/6 页
6篇⁄页 共36篇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