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鄂东民俗文化教育民俗及其它

现代新式私塾引争议

私塾历史悠久,解放后时断时续。改革开放,特别是在上海、北京以及一些经济发达地区,一些知识分子、商人、家长开办,有的叫试验班,有的称孟母堂。对这件事,说好说坏都有。

有人说新式私塾三大创意:规则师生一起定,课程教材家长选,教学方式更灵活,主办者认为有利实施个性化教育,网友担心与现行教育脱节,一些专家认为不上正规小学属违法,更有人认为是对旧东西的顶礼膜拜,是新的蒙昧主义。

查看全部

私塾用房和教师待遇

私塾用房,有用族姓祠堂者,教学居住厨厕方便;用殷实之家的厅堂;用族姓湾子的堂屋;私塾先生在自己家里办学。

塾师的生活有几种情况,一是自炊,学生轮流供给油盐柴菜米,由老师自烹自调;二是由学生轮流供饭,或半月或一月一轮;三是包伙,即一家承包塾师饮食包括茶水,费用由学生家长分摊;四是塾师在家里吃饭,不要家长供给饮食茶水,这样塾师报酬多些。

查看全部

对课、学规

对课 学生读完童蒙读物后,开始读《四书》了,就要开始学对对子,先教两个字如“竹叶”对“梅花”,再教三个字的,如“人独立”对“燕双飞”;四个字的,如“山间明月”对“江上清风”;再教五言,六言,七言的。诗要讲平仄、对仗的,因此教师要教,孩童们还要向学友、学兄学,学些歌决,平对仄,仄对平,平仄两分明。天文方面,天对地,地对天,日月对山川,祥云对瑞雪,暮雨对朝烟;地理方面,如溪对谷,水对山,峻岭对狂澜;时令如朝对暮,冬至对秋分;身体如心对口,面对身;文史方面,经对史,赋对诗;饮食如茶对酒,饭对羹;菜类如韭对菽,笋对芹;草木如松对柏,柳对花;色彩如黄对白,黑对红;数目如三对五,万对千;声色如声对色,艳对香;情怀如忧对喜,性对心;助语如然对乃,且对夫......这些都是日后读书写作为诗作对的基础知识。

查看全部

写字

学习大小毛笔字是读私塾的一个重要科目和软硬功夫。学童上午十一点以后,下午三点以前,除回家吃中饭外,就要坐在自己的书桌位上写字,学生家境不同,笔墨纸砚也不尽相同,但都要自己备齐全。学童写字先是描红,用毛笔蘸墨在红模上瞄着写字,描红也叫填朱,老师或老师指定大孩子指导学生磨墨握笔及蘸墨等细微动作;第二阶段是写映本。一般都有字本,字本分格,写好的范字帖,套进字本两面都有帖,学生逐笔映写。学生坐端正,手握笔离毛处一寸多,胸距桌一拳头,笔与本子一直线,手握笔不能松不能歪,老师往往趁孩童不细心从背后来抽笔,不按规矩习字的,轻则批评重则打板子;第三阶段是腾格,映写结合,一三五格有写好的范帖可映,而二四六是空格,学生依着范字自己写。字帖可以是随买的字本中有的,可以是塾师为儿童写的;第四阶段是学生自己动手写,可以自由选择要写的字帖,进一步临帖,选名字帖临摹。

查看全部

教材教法

私塾教学,不分班级,没有统一教材,师生面对面,因人而异,因材而教。

蒙童和蒙馆使用的教材,一般从三百千即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读起,另分男女读《孝经》、《女儿经》之类的读物,随之读《幼学琼林》和《四书》,《四书》又从“学而”开始;经馆的学生或私塾里年龄大的人以读《五经》为主,还读《古文观止》、《纲鉴》、唐诗等。有些私塾还读些地方性的杂字,学些珠算、会计常识,以便记账。

查看全部

因材施教

私塾是蒙童尊孔读经传承中华文明圣地。春日开学第一天,父亲或祖父要带领孩子入学,见过老师后,要到孔子位前摆好香案,对着厅堂上木刻的孔子雕像“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之位”,一旁有人烧香纸鸣爆竹,家长带领孩子祭拜,双膝跪地,三拜九叩首。这是一个极为庄重严肃的礼仪。然后,家长领着孩子拜老师,老师或牵或不牵孩子起来。个人至今还记得,一个晴朗的日子,上午八九点钟,进到刘氏祠内孔子像前,烧香放爆竹,父亲领其向孔圣人跪拜后,带其向老师行李,他双膝跪下并说:“刘先生,我把孩子拜托给老师了,他要是不好,你给我打!”刘老师说:“我收了你的孩子,我要教的!”一双手牵起其父亲。刘老师把孩子引入教室,满堂书声琅琅。“八岁孩提子,从师入学堂,整容端坐席,开口读书忙。”这也是孩子人学时的情境。

查看全部
共7页 页次:6/7 页
6篇⁄页 共40篇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