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尺红的土地上

“成千成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

英雄的英山人民,他们时时不忘,自己是在当年革命先烈流血战斗的土地上闹革命。超《纲要》的粮食是在三尺红的土地上收下来的,满山的茶、树、油、棉是在三尺红的土地上种出来的,敌人的破坏和捣乱是在三尺红的土地上被粉碎的,大寨的红花是在三尺红的土地上开放的,而且将越开越鲜艳,越开越茂盛!

我们辽阔的祖国山河,哪一寸土地没有渗透烈士的鲜血!哪一寸土地不在激励着人们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奋勇前进!

站在这里,能够一目收尽大别山苍茫起伏的烟峰云岭,能够俯瞰英山人民用大寨精神安排山河的奇迹,能够最早望见东方升起的曙光。

“英灵永在”

洪水过后,全县人民总动员,仅六十多天的时间,就筑起了四百多公里更加坚固的河堤,恢复了被水冲沙压的七万多亩田地,还扩大耕地面积八千九百多亩,完成土石方工程五百七十八万方,把七、八十岁的老人和刚出世的婴儿全算在内,每人平均十七方……

“满堂儿女都不顾,也同先烈到黄花。”这铿锵裂石的烈士遗句,至今读起来,总要令人慷慨激昂,热血沸腾,仿佛身临当年敌人的屠场,看见了烈士们胜利的微笑,听见了烈士们声震环宇的口号一般!

“人民解放军烈士纪念碑

从全县学大寨的第一面红旗岩河岭大队,到奋起直追为先进单位的同二大队,从波光粼粼的山村水乡民旗二到粮丰林茂的天堂寨顶,从园田如画的龙珠到绿山喷香的长冲茶场,访遍英山的一山一水,到处可以看到革命先烈的精神在闪光。而这每一处的闪光,都要使人想起董必武同志给英山烈士的题词:

疯狂的刽子手们害怕了,战栗了。他们终于绝望地哀叹:“英山红透了,连土都红了三尺!”米……

英山,是红军时期开辟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英山人民,是英雄的人民。在腥风血雨的白色恐怖年代,国民党反动派曾经叫嚣,要把英山“杀得土红三尺,也不能放过一个共产党”!他们烟熏、火烧、枪毙、活埋、割耳鼻、卸四肢、剖腹挖心……用尽了惨绝人寰的手段来屠杀英山人民。那时候,悲壮的英山山河,哪一道泉水里流的不是烈士的鲜血,哪一处荒丘上露的不是烈士的忠骨!

在大别山南麓高高的岩河岭上,青松环绕着三块并立的墓碑,每块碑上都刻着同样的文字:

洪水滔滔,县委书记和各级领导同志日夜坚守在风口浪尖,指挥抗洪大军;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县长,战斗在抗洪第线,七天七夜没合眼;县人武部一位科长,为抢救群众脱险,自己被洪水围在屋脊上,毫无惧色;南河区星火一队的共产党员段继昌,奋身堵住了缺口,保住了新建的水库大坝,自己壮烈牺牲……

农业学大寨的过程,是一个战天斗地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了两条路线的激烈斗争。那么,英山人民是依靠什么力量坚持学大寨的呢?

时光飞逝,如今,在这三尺红的土地上,又发生了多少惊天动地的事情啊!

英山是大山区,长期以来山穷水恶。解放后十七年,由于刘少奇及其一伙的干扰和破坏,英山一直没有摆脱“种田人吃供应粮”的落后面貌。

英雄的英山人民,就是这样继承先烈的革命精神,战斗在三尺红的土地上。

血,是红的,流得越多,英山人民的心就越红,把复仇的怒火烧得更旺。他们一次次地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又继续战斗下去。

岩河岭上有一对五十多岁的贫农夫妇。抢险救灾的时候,他们和社员们一道筑人堤,堵缺口;洪灾以后,他们又和社员们一道肩挑手抬,开田垒地,不顾十个指头磨出了血,坚持从荒沙乱石里把冲走的秧苗扒出来,捡回栽上。他们的一个儿子为垒造大寨田不幸牺牲了,这一对可敬的贫农夫妇第二天拿上儿子的工具,补到了儿子的劳动岗位上……今天,凡是有人来采访,他们总要指着山上的无名烈士墓,反复说着这么一个意思:“烈士们把血流到田里了,他们天天在看我们是怎样种这些田,看我们是不是象大寨那样种田。”

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五日建立”

英灵永在,这就是参观者在岩河岭烈士墓前所感到的,所想到的。站在这三尺红的土地上,人们可以从心里听到一个响彻宇宙的声音:

这三位姓名都没有留下的烈士,是解放战争时期,不幸在这里被反动派杀害的。为了让他们与日月同在,与山河共存,贫下中农把他们安葬在这高高的山峰上了。然而,这里的土地,何止浸润了三位烈士的鲜血!

多少个前来参观大寨田的人,经过这里,都要骤然停下脚步,刚刚被那些水库、渠道、梯田、庄稼所激动起来的心又从最深的地方涌出无限缅怀的热流来。感情的潮水汇合到起,该勾起人们多少深沉的回忆,该触动人们多少翻腾的思绪啊!

一九六九年七月,英山爆发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山洪,半个月的降雨量竟与平时一年的差不多,河堤冲毁了,房屋冲垮了,大片的庄稼冲走了,全县受灾人口达到一半以上。然而,不曾被白匪的屠刀征服的老苏区人民,更不会被洪水吓倒。在惊涛骇浪中,一场与老天比力量,比意志的搏斗开始了——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毛主席“农业学大寨”的阳光洒遍了英山的一丘一壑。老苏区的人民,发扬革命传统,又在这三尺红的土地上,挥写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壮丽篇章。

 

正在加载评论……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岩河岭
英山赞
http://yingshan.xiyaohe.com/Content/weixinlogo.jpg
英山民俗、英山传统文化网,英山山泉文学
在三尺红的土地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