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泽被四海 故里原在英山

——浅谈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毕昇碑墓的发现与考证

活字印刷分泥活字印刷、木活字印刷、锡活字印刷、铜活字印刷、瓷活字印刷、铅活字印刷等多种。而最先发明的活字印刷是泥活字印刷,由北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的布衣毕昇所发明。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一事及其工艺过程,在他的同时代人北宋大科学家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里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毕昇发明活字版的方法是:用胶泥刻字,字画凸出象铜钱的边缘那样厚薄,每一字做成一个印,用火把印烧硬。先放一块铁板,在上面涂一层松脂、蜡和纸灰等制成的药品。印的时候,将一个铁制的框子放在铁板上,在其中密密地排列字印。排满了铁框,就为一板,拿到火上去烤,等到药品稍微溶化,就用一块平板压在字面上,这样这块版就象镜子-样平了。如果只印两三本,这种方法还不算省事,如果要印数十本以至百千本,那就非常快速。通常是准备两块铁板,一块板在印,另一块进行排字,这一块才印完,第二块就准备好了。两块这样交替使用,很快就可以把书印好。每一个字都制有好几个印,象“之”、“也”等常用字,每个字就有二十几个印,以备同一板里重复使用。不用时,把活字按韵分类,装在木格子里贮存起来,每韵外面用纸签标明。遇到不常用的特殊字,就立即刻制,用火一烧,转眼可成。毕昇发明活字之前,先发明木活字,后来,之所以不用木料做字印是因为木料的纹理有疏有密,沾水以后便会高低不平,加上和药粘在一起,取不下来,不象胶泥烧制的字印,用完后再用火烧使药溶化,用手一拂,字印就会自己脱落,绝不会沾污。这种印刷的特点是,活字印可以重复应用、印书的数目越多越显得快。

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对推动我国及世界印刷术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南宋大臣、文学家周必大于宋光宗绍熙四年在《文忠集》198卷给程之诚的信中曾写道:“近用沈存中(沈括的字)法,经胶泥铜版移换墓印,今日偶成《玉堂杂记》二十八事。”即用沈括所记毕昇制活字版的方法,用胶泥铜版刻印自著的《玉堂杂记》等书。元代初年,忽必烈的谋士姚枢,教学生汤古也用沈记毕昇的活字版印刷术印刷《近思录》、《小学》、《经史论说》等书。元大德初年《农书》的作者王桢,不仅用特制的木活字印书,还发明了转轮排字架用来试印六万多字的《旌德县志》,不到一月就印成了一百部。十五世纪末,在苏州、无锡、南京一带盛行铜活字印书。同时常州人还使用铅、锡活字版。到了清代,活字印刷术得到朝野重视,除了木活字和铜活字文学应用外,胶泥活字同时延用。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清廷内府曾用铜活字印书,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山东泰安徐志定还创造了瓷活字,出版了《周易说略》。清雍正四年(1726年)陈梦雷用新造的铜活字印刷了《古今图书集成》六十四部,每部五千二十册。乾隆三十八年(1773)武英殿排字工人用木活字出版从《永乐大典》中发掘出来的宋元佚书和《琉球国志》等书籍一百三十三种。清道光十年(1830)苏州人李瑶在杭州用泥活字版印成《南疆绎史勘本》和《校补金石例四种》。李瑶称这种印版为“仿宋胶泥板”。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安徽泾县人翟金生及其家人,经三十年的努力,烧制了十万多个泥活字,印成《泥版试印初编》和自著诗集、翟氏家谱等书。1862年太平天国曾以“铜版颁行”《太平天国》一书。明末和清代的京报、各地宗谱和许多民间小唱本均用活字排印,各类活字印刷书籍进入平常百姓家。

一、有碑可证。毕昇墓碑为变质岩麻灰石凿成,碑高113厘米,宽65-70厘米,厚9-16厘米。著名考古专家孙启康认为,碑石特征为宋元时所常见的圆头碑,其边框雕饰卷草花纹,为唐代广泛用作边饰的忍冬花之演变与简化。宋代民间碑多喜采用。碑边框顶部作尖券形式,乃宋以前建筑物门框所习用的装饰,元明以后的碑刻,这种装饰已经消失。碑心刻毕昇及其妻李氏名讳的神灵牌位,上覆火焰宝珠华盖,下托莲瓣装饰手法,与浙江宁波天封塔地官宫内出土的铸于宋绍兴十四年(1144年)的银质幡幢形牌位形式相同;考妣名讳均为刻正书,其字起笔圆浑,收笔藏锋,不仅是宋代墓碑的特色,而且书体与宋代刊本之印刷体相近,特别是其中繁体“畢”字,下部的一短横线被置于该字之中部,继承了汉隶(如《校官碑》的写法,饶有古意。综上数点,此碑当属宋碑无疑。

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印刷博物馆筹委会副主任王志高主持研讨会。他传达了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于永湛对这次研讨会的批示和期望。他赞成初步认定的意见,并要求英山县在1996年3月底前将毕昇墓碑按现状复制,连同精拓拓片、照片及相关文物送中国印刷博物馆陈列。他同意高杲同志的建议,请英山毕昇研究组上报申请“毕昇奖”的材料。他建议此次主办研讨会的中国印刷技术协会、中国编辑学会、中国印刷博物馆筹备委员会、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湖北省出版工作者协会、英山县人民政府等六单位名义向国家新闻出版署写出报告,并抄报国家文物局和湖北省有关部门。由此,英山是中国古代科技四大发明之一的北宋活字印刷术发明家毕昇的故里,在文物考古、新闻出版、印刷科技和史学界已形成共识。英山毕昇墓碑不仅被确定为全国和全省馆藏一级文物,而且其仿制碑已陈列在中国印刷博物馆中。毕昇和毕昇故里已闻名全国、闻名海外。

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史树青亲自考察了两墓墓地,反复观摩了墓碑拓片、照片,认真辨识了年号漫漶处,并作了重要发言。他说,关键是在墓碑的纪年上,来英山时有些同志嘱咐不要看别的,注意看看年款那地方,是不是今人用刀剔了。这次看了原碑,是动手了,不是我们,是相当早的前人把文字给斧凿了。看到任防同志的文章谈到摩尼教,越来越感到跟这个碑有一定关系。其他的没有砸,就是年代给砸了,主要是反抗朝廷、皇权的行动。史老以诗代论,宣读了参加研讨会“喜而有作”的四首七绝。其一是:“名姓昭昭见梦溪,千年行迹至今谜。英山考古有新获,识得淮南老布衣。”其二是:“神主毕昇伴妙音,模糊岁月尚堪寻。纪年皇字仍留白,半字分明值万金。”其三是:“一颗摩尼不染尘,双圆日月字轻分。皇权帝号同仇忾,斧凿还就是义民。”其四是:“一石广招万口传,披荆斩棘共跻攀。读碑我慕扬观海,雕字双行是宋刊。”史老同时对四首诗作了解释,第一首是赞扬英山的考古、文物工作所取得的突出成就;第二首是关键性的,他同意年号漫漶处第一字应为“皇”字,不会是“重”字或别的字;第三首是说毕昇与摩尼教(明教)有关,年号凿损是农民起义的“义民”,而不是今人故意损坏;第四首是从碑文刻字看,两行字是宋版书的刻字。他还讲了许多深入研究毕昇的新方法、新见解,要求细读《梦溪笔谈》中记述毕昇的部分,例如“毕死”说明沈括和毕昇关系并不很亲密,再者,“死”与“逝”,“卒”与“殁”相义是有很大分别的,-字褒贬很重要。

英山草盘地镇五桂墩村睡狮山上所葬毕昇是不是活字版发明家布衣毕昇呢?大量的实物资料、口碑傍证以及史学、文物考古界专家们的勘察考证说明,五桂墩村睡狮山上所发现的就是北宋活字版印刷术发明家毕昇的墓碑与墓地。毕昇是英山人。

毕昇这个为世界进步作出巨大贡献的发明家何以葬在英山呢?答案只有一个:他的籍贯就在英山。从墓碑铭文上看其夫人李妙音与其同茔合葬,碑及其四子三孙所立。一个民族、一个家庭,并非一朝一夕形成,乃是历史的积淀。作为民族和家庭的一员,哪怕浪迹天涯海角,到头来总会被民族传统和家庭亲情所召唤,叶落归根。如清代潮洲知府李仕彬,暮年毅然弃官回归故里(今英山县南河鸡鸣河),筑“石我园”怡养天年,终而葬于故土。又如曾任清朝刑部尚书的金光悌乃英山县金家铺人,老来也舍弃京都的繁华,回归故里,辞世后葬在故园。何况身为“布衣”平民百姓的毕昇,更是故土难丢,即是死在异地他乡,也必然归葬于故居之地。

为纪念这位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发明家英山已建起了毕昇森林公园和毕昇纪念馆,并且在毕昇墓地所在地草盘五桂墩村续建毕昇陵园,以及毕昇胶泥活字印刷、水礁造纸等作坊、场馆等。同时,不断加大毕昇研究力度,以其为启动点,开发利用英山人文资源,大力发展印刷事业和大别山自然景区和生态农业、旅游业,将毕鼻和相关的资源开发与英山两个文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面向经济,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毕昇故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不久的将来,伟大的北宋活字版印刷术发明家毕昇的故里--英山县,将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界人民的面前。

首先,在胶泥印上雕刻“薄如钱唇”的字样,本身是一次技术革命。毕昇是先以木活字试验,因“高下不平”而失败后才进行胶泥活字试验的。“胶泥刻字,一字一印”,改变了过去的刻版而成为活字,终获成功。其次,印刷操作是很复杂的,毕昇发明泥活字,如何印刷,也是经过反复试验而成的。如“铁板作底,铁范为框”,松脂、蜡和纸灰等调润、以及“火烧令坚”等等。经过这些工艺和技术处理后,克服了木刻的高低不平的技术上的不足,达到了“字平如砥”的要求。再次,排检也是一门很复杂的学问。为了排检方便,成千上万的活字如何编类呢?毕昇用古汉语音韵学的知识,根据音韵进行分类,再按照分类进行排捡,这种音韵分类方法至今很多字典、词典,还在沿用。

(一)根据毕昇墓碑的形制、结构及碑文内容考证,确认毕昇墓碑是北宋皇祐四年(公元1052年)所立。墓主即是我国北宋时期活字印刷术发明家毕昇。经对该墓碑座落地点的实况考察,认为此地就是毕昇的埋葬地。毕文忠墓碑及其墓地的发现,进一步证实该地即是毕氏家族的故里和墓地所在。

自1990年湖北英山发现毕昇墓碑以来,陆续发现了毕昇孙毕文忠墓及其他相关文物,做了大量文物考古研究工作。1993年,经湖北文物考古专家鉴定确认墓碑为宋碑无疑。墓主当为活字印刷术发明者毕昇。1994年3月,湖北省文化厅全省馆藏一级文物鉴定专家小组将此碑定为馆藏一级文物。同年5月经国家文物局馆藏一级文物鉴定确认专家组鉴定确认,将此碑列为全国馆藏一级文物。代表们充分肯定了英山县的研究成果,认为这是《梦溪笔谈》以来有关毕昇的重大考古发现,是中国印刷出版史及科技史的一项重要进展,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大大促进了毕昇研究的深入。

中国编辑学会高杲谈了学会参与研究毕昇的经过,并赞同史老的意见。他根据现在接触的文献和文物,以及在座许多专家的分析,认为可以初步认定英山的毕昇墓是发明活字印刷术者毕昇的墓。他赞成根据现在掌握的材料,在中国印刷博物馆陈列英山毕昇墓碑和有关文物,反映各位专家的意见。他还建议以英山毕昇研究组的名义,向中国印刷技术协会申请“毕昇奖”。

1995年12月26日至28日全国“英山毕昇墓碑研讨会”在湖北英山县举行。北京、福建、湖北文物考古、印刷出版方面的专家应邀参加主要有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史树青,中国编辑学会刘杲,顾问戴文葆,中国版协学术委员会主任吴道弘,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印刷博物馆筹委会副主任王志高,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副编审张树栋,中国出版科研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叶再生,中国文物研究所古文献研究专家王素、任,福建人民出版社编审李瑞良,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教授曹之,以及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湖北省版协、黄冈市的文物考古和出版工作者孙启康、余南轩、吴晓松等,共21人。代表们认真考察了英山毕昇及其孙毕文忠的墓碑、墓地,并参观了毕昇文物陈列馆,看了当地出土的碗底写有“毕卅八”的宋代瓷碗和成批出土的北宋石版雕刻“买地券”等文物。

那么,久为北宋命官著有被称为古代科技的“百科全书”《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又何以发现毕昇活字印刷术这一重大发明创造的呢?据《宋史·沈括传》载:“括博学多才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卜算......无所不通”。他从小跟随父亲宦游,后继父职,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无论是在朝还是在野,从不放弃科学考察且多次往来于江淮之间。宋代的英山属淮南路,有邮站和驿站,是从洛阳、开封通向南方的交通要道,这里人文水准较高,又邻近造纸、刻书盛地泾、新和湖、杭,在雕版印刷黄金时代的宋朝,英山必有刻书活动。毕昇从业刻书利用大别山区所富有的胶泥、松脂、蜡和水礁造纸等资源,创造活字版。并转赴刻书中心杭洲,去推广自己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在情理中。毕昇逝世前后,恰逢沈括守父丧居杭州之时,当时括虽未入仕,但已成年,又酷爱科学技术。括于杭州守父丧闲居,结识毕昇,并了解所发明的活字版印刷术势在必然。因其活字版印刷术乃新生事物,被雕版印刷传统势力所抵制,而难以推广。昇死,其印版由沈括收藏古物的子侄所珍藏,亦在情理之中。

毛泽东同志曾精辟地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是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才发明的。自从夏朝发明墨至汉代发明纸以后,文字一直是用手工抄写,文化传播相当困难。隋唐之际,我国劳动人民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对于文化的传播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雕版印刷也存在着不少缺点,如每印一页书,就得刻一块木版,普通一部书刻下来,至少不下百块之多。大部头的书,则要费几年乃至几十年的时间才能刻完,还要占用许多房屋来存放书版。因此,到了北宋时期,一些有实践经验的工匠就尝试加以改革活字版印刷术就发明在这一时期。

(三)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是世界印刷史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对世界文明传播作出了突出贡献,毕昇墓地的发现无疑对研究中外文化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活字版的发明,是印刷史上的一次革命,为人类传播文化、交流思想提供了新的手段,大大推动了世界文化事业的发展,也深刻影响着人类历史的进程。毕昇所创造发明的胶泥活字版印刷术,是我国印刷术发展中的一个根本性的改革,是对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外国人对活字印刷术的记载,通常以德国人戈登堡于1445年发明金属活字为首创,此说尚无定论,但也比毕昇的胶泥活字印刷迟了四百多年。

英山是活字印刷术发明家毕昇的故里已有定论

1990年,英山县志办公室首次获悉,县城东北41公里的英山县草盘地镇五桂墩村发现毕昇墓碑。1991年8月8日县志办陈凯文、萧浪平、段茂畅等人专程实地勘查,在王焱升等人的协助下,于五桂墩村退休教师田述单住宅后找到了该墓碑,经水冲洗,碑文清晰可见。在当地村民的帮助下,他们又在该村睡狮山之阳找到了毕昇墓碑基座和墓地。这一重大发现,引起了新闻、报界、史学和考古部门的关注与重视,《湖北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中央电视台、湖北电视台、广播电台先后报道了“湖北英山发现毕昇墓”的消息。湖北省、黄冈地区文物考古部门多次派员到草盘地镇五桂墩村睡狮山毕昇墓地进行勘查,认定该墓碑符合北宋碑刻特点。《中国文物报》、《科技日报》等报刊先后刊发专题论文,推出研究成果。

1993年10月中旬,武汉大学教授、历史系考古研究室主任杨宝成,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研究员孙启康,中国考古学会理事、湖北省考古学会理事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劲,湘、豫、皖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省博物馆研究员谭维四,黄冈市博物馆馆长、副研究员吴晓松等文物考古专家以及省、地、县新闻界30多人,深入到草盘地镇五桂墩村、大屋村、红花村、毕家畈、毕家铺等处实地勘查毕昇墓和相关府第、石磙、墓葬、墓碑以及李氏石盆等文物实证。赴过路滩乡王垸村六组葫芦地,实地考察毕昇孙男毕文忠墓碑和墓地。对毕昇墓和毕文忠墓认真研究,科学考证,作出了鉴定。一致认为:

十六世纪,活字印刷术传到非洲、美国、俄国的莫斯科十九世纪传入澳洲。从十三世纪到十九世纪,毕昇发明的活字版印刷术传遍了全世界,开创了人类印刷史上的新纪元,这是毕异的伟业,也是中华民族的光荣。

毕昇碑墓的发现是研究科技文化发展史的重大突破

(二)毕昇及其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在史籍中仅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有简略记载,毕昇墓地的发现是一次重大的考古发现,为中国科技史的研究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科学资料,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

研讨会着重对英山墓碑的年代进行了考察论证。在此之前,湖北省、黄冈市和英山县的专家学者已经对毕昇墓碑进行了大量的深入的研究工作。会上,英山毕昇研究组作了《毕昇研究情况汇报》。湖北省博物馆原馆长谭维四报告了1993年湖北省专家鉴定经过和1994年国家文物局全国馆藏一级文物鉴定确认专家组鉴定确认情况。中国印刷研究所张树栋原对英山毕昇墓碑存疑,曾去英山实地考察,此次提供了《毕昇籍贯及其发明印刷地点初探》的论文,认为“毕昇故里在英山,其发明活字印刷的地点是杭州,毕昇于北宋皇祐三年(公元1051年)在杭州逝世后,其子孙于皇祐四年在原籍英山立了现存的这方招魂葬墓碑”。中国出版科研所叶再生此次去英山前也是“半信半疑”,经过考察,认为在没有发现更为确切的文物或文献证明前,可以认定英山毕昇是活字印刷术发明者。戴文葆、吴道弘、李瑞良等专家也持同样意见。

(四)毕昇墓地的发现对于弘扬民族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推进人类文明进程的伟大创造

二、碑有铭文可查。墓碑中间两行大字并列为阳刻,非常清晰,文曰:“故先考毕昇神主、故先妣李氏妙音墓”。华盖两旁镌刻日月一轮,刻“日”、“月”字样,均为阴刻,左刻:“孝子:毕嘉、毕文、毕成、毕荣,孙男:毕文显、毕文斌、毕文忠”。右刻年款。因此碑发现时,碑石风化剥落,一时未能将年款之皇朝年号判明。后经专家反复摩拓辨识,年款已可读出“皇口四年二月初七日”八字,其中“皇□”当是帝王年号。查两宋乃至辽、金、西夏及元朝的帝王年号冠以“皇”字的只有四个,即皇祜(北宋,元年为公元1049年,下同),皇统(金,1141年),皇建(西夏,1201年)皇庆(元、1321年)。皇统是金熙宗的年号,皇统四年相当于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年),此时南宋与金人尚以淮水为界,而且墓碑所在地点英山,在有宋一代,从来未入金人版图。因此碑的纪年不可能是“皇统”。皇建是西夏年号仅用了一年,从时间、空间上都与此碑不相符合。皇庆是元仁宗的年号,二年后改元,也与本碑文所载之“四年”不符。皇祐(1049-1053年)是宋仁宗赵祯于庆历九年(1048年)之后改元时所采用的年号,共使用了五年。据此,可以认定此碑年款中“皇口”为“皇祐”。因而,可断定此碑立于皇祐四年,毕昇卒年当在立碑之前,根据民间丧葬风俗以及大别山区习俗,凡富豪世家之寿终者,大体上要停柩数月至一年后入葬。因此,毕昇卒年应为皇祐三年(即1051年),与著名史学家胡道静先生考证相符。毕具碑立时在创制活字版的庆历年间之后数年,与《梦溪笔谈》记载的“布衣毕昇”所处的年代相符,确属活字版印刷术发明家毕昇的墓碑。该墓碑是自北宋以来我国发现的第一件与毕昇有关的文物,是《梦溪笔谈》之后所取得的第二条有关毕昇的信史资料。其碑文虽不足50个字,但毕具的妻室、生嗣、卒年等均已昭然于世,有助于揭开毕昇生平的谜底。

十五世纪,活字版普遍传入欧洲以后,各国纷纷建立印刷所,出版书籍,传播文化。从而,促使欧洲脱离了中世纪黑暗时期,开始进入文艺复兴时期,呈现出新世纪的曙光。因为这个缘故,马克思在高度评价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三大发明对瓦解封建制度所起的革命性作用时指出:“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7卷427页。)

三、有相关文物可佐证。英山在北宋时期经济、文化都较发达,具备了产生毕昇这个发明家的文化、物质条件。毕昇墓地周围方圆百余里,有多处毕姓墓葬和府第遗址。继毕昇墓发现后的1993年5月,在毕昇墓的西南9公里的过路滩乡王垸村葫芦地,又发现了毕昇孙男毕文忠墓。毕文忠碑形制与毕昇墓碑基本相同。碑高121厘米,宽74-80厘米、高11-19厘米,与墓碑基座连成一体。碑文均为阴刻,有“故口口毕公文忠神主墓”等字样,毕文忠碑立于戊寅年(公元1098年),距毕昇去世47年,其时毕文忠已50开外,符合人寿规律。毕昇碑文明载后嗣有四子:嘉、文、成、荣;三孙:文显、文斌、文忠,毕文忠系毕昇的第三个孙子。英山史前就有人类生存,古为皋陶故里,汉为英布封地,宋代这里人丁兴旺,文化、经济环境比较好,境内所出土的文物以及县博物馆藏文物宋代居多,在毕昇墓地附近出土的瓷碗等物器均属宋代文物。

毕昇的胶泥活字排印法,已具有印刷的三个主要环节,制作活字、排版和印刷。这是一套完整的印刷技术。现代活字印刷虽然有了很大改进,但基本还是这三个环节。从沈括《梦溪笔谈》卷十八的记载中,可以看出毕昇的活字印刷术,其技术高明、工艺精细,是创前人所未有,为后人所应用。时至今日,还可以从现代印刷术中看出毕昇活字板印刷术的成果所发挥的作用。

活字印刷术以其科学的伟大创造,坐上我国古代科技具有世界意义的“四大发明”之一的交椅。不仅充分显示了它作为我国印刷史的一次伟大的革命,而且充分显示了它作为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九百多年前,沈括在《梦溪笔谈》一书中用274个字记述了活字版的制作和印刷的操作过程,但对其发明者只有“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一句话以作交代,对其生平诸如籍贯、家世、经历、生卒年月等均无涉及。当时的官修正史更没有毕昇的地位,而其它“稗官野史”也未发现任何线索。这就使毕昇这位世界性的科学技术伟人的研究,留下了许多悬案。

四、有相关地名可考。毕昇墓碑墓地发现于五桂墩村的睡狮山,墓地左向有一大坳口,名为毕家坳,至今沿用。墓西约三公里处有远近闻名的毕家铺,铺前大畈中有明代毕原亮十秀才墓。毕家铺濒临英山的东河,是英山与临省的安徽的交通孔道之一。毕昇墓地东约一里的红花咀村,据英山县地名志记载,曾是毕、李、萧三姓聚居之地。村前大畈昔名毕家畈,畈上稻场中至今尚存一刻有毕仲良的古代石碗,不远处的路旁,还保存着一件长近2米,高0.9米的椭园形石盆,上刻“大元辛卯至正十一年九月吉日李门第九代李昂男李荣同妻汪氏置”云云。这里曾是李氏宗祠所在地,附近有一些名为李家垸、李家上垸的村落,至今仍聚居着许多李姓居民。红花咀村街中尚存毕女嫁李男的毕李联姻墓碑等多件。说明宋元以来,李氏宗族世居于此。毕昇之妻李氏妙音,当是本乡本土人氏,毕李二家乃邻里世亲联姻。据民间传说,北宋时毕姓在这一带是一门望族,毕昇墓地所在地睡狮山后即毕氏宗祠遗址,其建筑非同一般,现已毁。民间世代相传草盘地镇一带,的确是当年毕氏家族聚居之地。毕昇死后,理当魂归故里。布衣毕昇是宋时的淮南路蕲州直河乡(今湖北英山县)毕家镇人氏无疑。

五、有民间传说野史可鉴。经查毕氏宗谱。虽无毕昇直接记载,但按毕氏“文”字辈推,毕昇乃周文王之十五子毕公高之后二十六世,其孙男文显、文斌、文忠乃二十八世。民间传说,毕昇后代出了宰相(或相当职务),因聚族而居,其族属在草盘占河三险“造钱洞”(县民载)中私造朝廷铜钞被查觉,罪连九族,满门抄斩。幸存后裔为保性命不敢姓毕,取繁体“畢”之“田”字头,改姓田,亦改姓“萬”。如今五桂墩村和毕家铺一带姓田者众多,姓毕者无,但凡毕姓墓葬均保护完好,春秋二祭,总有人烧香礼拜。

 

正在加载评论……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活字印刷术
毕昇
http://yingshan.xiyaohe.com/Content/weixinlogo.jpg
英山民俗、英山传统文化网,英山山泉文学
发明泽被四海 故里原在英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