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山县援外人员简况

从1971年起,英山县按照省、地对外联络部门的指示要求,选送了12名优秀的医疗、农业、公路工程技术人员援助阿尔及利亚、赞比亚、扎伊尔(现名刚果民主共和国)、卢旺达、埃塞俄比亚。他们克服家庭困难,离别亲人,远渡重洋,以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勤劳,圆满完成各自的任务。现将其援外事迹介绍给读者,如有遗漏之处,请当事人和读者见谅。

谢建训,男,先后于1977年7月、1992年10月两次到扎伊尔共和国执行援外任务。

包光裕,男,39岁,原任县人民医院外科医生。1982年5月被派遣到阿尔及利亚东部赞那地市医院任外科医生。在阿期间,他刻苦学习法语,努力钻研医疗技术,成功地做好了多例苏联、法国等国医生未做好的手术,吸引了许多外地患者前来就诊,受到阿方院长的高度关注。1982年底,阿尔及利亚一个汽车老板患胆囊炎,他专程到法国治病,并在法国做了手术。回国后不久,旧病复发。他怀着一线希望,到了赞那地医院求助于中国医生。包光裕热情接待并作了细致的检查,随后成功地为他做了手术。患者竖起大拇指对他说:“我在法国未治好的病,你们给治好了,你们的医术是世界一流的,医德也是最好的。”1983年上半年,一位20多岁的少妇由丈夫陪同到了赞那地医院,他和另一名中国医生接待了他们。经检查该患者得的是血管瘤。这对夫妇说:“在这以前曾在苏联医疗队那里治过,未见效,听说中国大夫医术高,就从300公里外赶来就诊。”他们很快为患者施行了手术。患者康复后,她丈夫买来一大束鲜花(阿方最好的礼节)献给他们(在他们回国前夕,这对夫妇专程从300公里的外地赶到驻地为包光裕送行)。他们精湛的医术很快传到了外地。阿尔及利亚第二大城市君士坦丁市宪兵司令的夫人也赶到赞那地医院向中国医疗组求诊。后来,他们一行休假到君士坦丁市观光,受到宪兵司令夫妇的高规格的接待。1983年8月,他接待了一位骨折患者,阿方医生为患者拍片子由于技术不到位,片子未能全面反映患者骨折的程度。当时快到下班时间了,他坚持要阿方医生重拍,阿方院长也为这位医生袒护。他据理力争,以中国医生的责任感说服了阿方院长,重拍了片子,片子证实了他的判断,很快为患者作了手术,并因此赢得了院长的高度信赖,经常被应邀作客。他在该院最多一天做过8台手术。院长及时向阿卫生部汇报并请卫生部与中国医疗队联系请求延长他的任期。1984年8月,包光裕完成使命回国。

高翠兰,女,40岁,原任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医生。1976年10月被派遣到阿尔及利亚东部盖尔玛省医院任妇产科医生。在援阿期间,她的儿子(10岁)因患扁桃体炎,在县医院和武汉做了两次手术,此事她还是回国后才知道的。在盖尔马医院,她成功地做了10多例高难妇科手术。其中最典型的是一个阿方40多岁的妇女得了卵巢肿瘤,危及到病人的生命。阿方医生认为这个手术难度太大,怕弄不好影响医院声誉,不敢做这个手术。她热情地接待了这一病人,使这位病人和家属感动不已。她用一天的时间制订了周密的手术方案和另两名中国外科医生成功地摘除了10多斤的肿瘤。病人康复后,其家属封了个大红包向他们表示感谢,她委婉地谢绝了。病人及家属竖起大拇指说:“中国医生了不起,别国医生不敢做的手术,你们做好了,别国医生收礼物,你们不收,医德高尚。你们的人格令我们十分尊敬。我要向我们的同胞宣传中国医生的医技医德。在阿期间,多次应邀出席阿尔及利亚开斋节、封斋节、妇女节等活动。1978年12月完成使命回国。

熊利清,男,36岁(援外时年龄,下同),任草盘卫生院副院长。1971年1月出援阿尔及利亚。先后在阿尔及利亚东部巴斯卡纳医院(县级)、美利亚省医院任外科医生。当时驻阿尔及利亚有24个国家的医疗队,中国医疗队有4个点。在阿期间,他克服多种困难,致力于增进中阿友谊,热情为阿方病患者解除痛苦,受到阿方病患者和家属的欢迎和称赞。1971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他作为援外医生代表出席了中国大使馆举行的盛大庆祝宴会。在美利亚医院,他和另外3名医生创下了一天21台高难度手术的纪录,受到了阿方卫生部和其他国家援阿医疗队的关注。1973年6月完成援阿使命回国。

此外,商全生、王克正、陈知明、叶学明等几位同志在援外过程中也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因资料不全,不一一介绍。

1977年7月,出援扎伊尔(原任英山县五·七干校教师)。中国援扎农业项目原由台湾农耕队经营,中扎建交后,由中国援扎农业组取代。全组共130多人,分为8个小组。他被分到了离首都金沙萨1300余公里的杨干比小组,执行水稻基地建设和周围几个县的早稻推广工作。扬干比地区是肺病、肝炎、艾滋病、疟疾肆虐的地区,工作条件异常艰苦。他因身体好,被安排到各县指导早稻推广工作。外出自带干粮、炊具、露地就餐,居无定所是司空见惯的事。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他还刻苦学习法语和当地语言,经过三、四个月的努力,能说一些单词比比划划地与当地老百姓交流。10月,扬干比小组撤销,他又被分派到首都附近恩吉利小组工作。他注重搞好与扎官方的关系,增进与工人的友谊,赢得了扎方的支持和信赖。为了维护农业组的利益,他忍受着炎热和饥饿,加班加点,早出晚归。在米贡嘎水稻基地,他在组长的支持下,引进抗病品种,加强病虫害防治,改一季为两季,增施有机肥料,水稻产量在原基础上翻一番。周围的农民在他们的指导下种稻谷过上了好日子,得到了扎方政府与合作者的赞扬。扎伊尔《沙龙哥报》(扎伊尔最具权威性的报纸)也给予了大篇幅的报道,并附上了他的照片。扎农业部官员视察工地时接见了他。他和同组的其他同志还应邀出席了总统专门为中国农业组安排的宴会。他被农业组总部评为先进工作者。

何维明,男,30岁,原为县建安公司技术员。1982年5月登上了飞往埃塞俄比亚的航班。他担负的任务是由中国交通部援建的跨沃雷塔至瓦尔迪亚两省260多公里公路工程的桥涵、护坡和挡土墙建设,任桥涵班施工技术员。在施工期间,他克服语言障碍、高原反应(海拔2850米)等困难,指挥、指导200多埃方施工人员用一年半的时间完成全线大小桥涵10座、护坡、挡土墙10多处,提前半年完成了桥涵等施工任务。中国援埃塞俄比亚公路技术组党委给他的评语是:该同志援埃期中,服从领导,听从指挥,在工作中吃苦耐劳按时完成各项任务。1983年10月,埃塞俄比亚运输工程局向他颁发了表功证书。同月,离开埃塞俄比亚回国。

田明友,男,原任县农业局计财股副股长。1987年10月受农业部派遣赴扎伊尔任中国援扎农业技术组总部会计和金沙萨农业技术推广站会计师。在总部是负责核算专家组人员的个人收支伙食费等费用。两年间,他共经手援外专家77人的财务,无一差错,并趁扎币贬值之机,为国家节约外汇开支1.5万余元。金沙萨农技站是中国的援扎五个农技站最大的一个站。他担任会计师后,在总部领导的支持下,主持召开了总部财务工作会议,根据项目财务工作的现状和中扎农业合作项目的要求,修订了财务制度,规定了严密的财务手续和严格的资金管理措施,开展内部经济核算,加强内部控制,取得了较好的效益:1988年、1989年项目生产经营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272.3%和103.4%;当年,盈余分别比上年增长13.1倍和4.7%。在中、扎双方政府连续三年未给项目拨款的情况下,指导开展多种经营活动,为项目自我生存走出了一条新路。总部将他的财务工作经验转发到各农技站学习推广。鉴于他的财务工作成绩突出,中国驻扎伊尔大使馆党委于1988年10月27日批准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为预备党员。1989年9月,大使馆党委又批准他转为正式党员。10月,他任满回国。

王永昌,男,42岁,原任南河镇农技站站长。1993年5月,由湖北省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派遣到卢旺达共和国执行水稻技术合作项目,任基奔戈省卢瓦玛加纳稻区中国专家组农艺师。到任后,即把对家中的牵挂和忧虑置之脑后,全身心地投入到稻区的水稻生产技术试验。通过一年时间的观察与调查,得到许多对指导该稻区水稻生产有价值的实验资料,其中有不少是该区前所未有的数据,得到了中国云南省农科院赴卢考察团和卢旺达国家农科院水稻项目组的重视,并被邀请参加了卢旺达有关水稻生产技术的讨论会。1994年4月因卢旺达总统出席组织会议回国途中座机失事,卢国内形势紧张回国。

1992年10月谢建训同志(当时原任英山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再次受中国农业总公司的派遣到中国驻扎伊尔巴多地区农业组任组长。

1992年11月他们进驻巴多时,扎政局动荡不安,生产基本上处于停顿状态。机械陈旧,配件奇缺,各种物资没有供应来源,周转金、伙食费不能按时拨出。为完成守点任务,机械坏了自己修,房屋漏水自己补,车子无油人走路。还开展水稻、蔬菜、菠萝、粮食加工多种经营,用有限的周转金购买必备生产资料,增加了农业组的收入,实现了工资自给。他还注重与扎方当地官方搞好关系,赢得了扎方的信赖和支持。1993年3月,专员得知中方由于资金困难,影响项目开展时,及时指示农业检察员向总统写报告,亲自修改,亲自呈送,得到总统600亿扎币的资助,缓解了困难。事后,他得知专员、农业检察员3个月没有发工资,生活感到困难时,及时给他们送去了粮食、食油及花生。专员十分感动,他对农业检察员说:“这届农业组是与我们配合得最好的一届。他们不仅有事业心、有开创精神,干出了成绩,而且注重感情,能体谅人,今后我一定要给他们排忧解难。”此后,在中方与扎方交往中出现的纠纷与难点,专员和农业检察员总是站在中方一边,认真做工作,甚至承担部分责任,提高了农业组的威望。他还拜会了总统夫人、军区司令员、总统府管家、车队队长和农业、交通、劳动检察员以及农业银行、食油公司、植物园等单位,转达中国人民的友谊,感谢他们的支持。1994年2月,他因妻子中风,经大使馆批准,提前踏上了回国的旅程。

万文杰,男,42岁,原任县农业局副局长。1982年3月被派遣到扎伊尔任中国农技组金沙萨小组副组长。他具体负责米贡嘎水稻示范基地,是一个地势低洼,恶性杂草丛生,水稻稻瘟病严重发生的地区。他从抓水、肥、病虫入手,采取多种综合性措施,提高复种指数,收到了显著的效果,水稻每茬亩产由原来的50~100公斤,提高到200~400公斤。扎伊尔政府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也多次视察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肯定了金沙萨农技组的成就。1983年1月3日,国务院总理赵紫阳、副总理谷牧、外交部长吴学谦在扎伊尔访问期间,在大使馆接见了全体农技组成员。1984年9月,他圆满完成援外任务按期回国。

 

正在加载评论……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英山
草盘
http://yingshan.xiyaohe.com/Content/weixinlogo.jpg
英山民俗、英山传统文化网,英山山泉文学
英山县援外人员简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