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谚

民间文学艺术

劳动歌 是劳动者口头歌,它归纳和总结劳动经验,在劳动中协调动作,统一行动,鼓舞情绪。如:打硪歌、摘茶歌、插秧歌等。

《英山谚语集成》一九八八年编成,约两千多条,分自然类、行业类、生活类、社交类、修养类、财政类、事理类、其它类八大类,蔡展平先生认为英山谚语语言方面的独特风格:善长比附,言简意赅,粗中见义,野中存雅;平仄对仗,音韵和谐。

关于谚语之界说,古来不统一,或“俚语谚”,或释“谚俗语也”或“谚者,直言也”等等。一九九零年一月,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在《中国谚语集成》总序中,对“谚语”一词,作了比较精确的解释,拟出比较科学的定义,界定说:“谚语是民间集体创作,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这个定义概述了谚语有两大特征。从内容看,具有经验性,富有哲理性,带有规律性,具有令人折服的说理性和训诫性;从形式看,谚语是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又具有通俗、上口的口语性特征。它以简约的形式,赅博的内容,表现出非凡的精炼性,其艺术性被誉为“浓缩的诗”。谚语与它邻近的俗语、格言、成语、歇后语有区别又不好区别。如“满招损,谦受益”,既是格言又是谚语;“慢天要价,就地还钱”既是俗语,又是谚语;“哀兵必胜”,既是成语又是谚语;“单面锣打不响”既是歇后语,又是谚语。

先说歌谣

贾芝先生说:“感情与愿望的升华,是为歌”。有曲调能唱的叫歌;无章法未谱曲,用口念或吟咏的叫谣,歌和谣在一起统叫歌谣。民间歌谣是劳动人民在口头上集体创作广泛流传,又不断变化的文学艺术。从内容上看,可分为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生活歌、情歌、历史传说歌、儿歌和杂队八大类。

蔡展平主编的《英山歌谣集》基本上反映了英山歌谣全貌。

儿歌 又叫童谣,是儿童口头传唱的歌谣,押韵,歌词短,符合儿童理解能力,在传唱中求欢乐,在口诵中,培养道德。

生活歌 描绘社会家庭日常生活状况的歌。它以人们社会交往和社会生产为基础,题材广泛,历史上英山妇女生活苦情歌多。

历史传说歌 反映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的歌谣。如闻小七,与太平天国歌谣等。

歌谣来自民间,口传心授,长盛不衰。

再说谚语

时政歌 是劳动者政治态度的表现,褒或贬,歌颂或揭露,态度分明。仪式歌 源于生活,源于礼节。做生祝寿,建造房屋,宗教仪式,婚嫁丧葬等仪式产生和应用之歌。

 

正在加载评论……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歌谣
谚语
http://yingshantv.xiyaohe.com/Content/weixinlogo.jpg
英山民俗、英山传统文化网,英山山泉文学
谣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