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种 茅包 浸种

农事特色

解放后多用木桶、水池、缸等代替茅包,堆积催芽,以后又是薄膜覆盖育秧,芽谷摆播等,新技术层出不穷。

选种:农民种田,重视选种。“种田无种,定是大懵懂。”“一颗良种,千颗好粮”,“饿死老娘,不吃种粮”,“留种要晒干,栽种要常翻”“农家三不哄,深耕、下肥和选种”,“场选不如田选,秧选不如穗选”“黄泥水选种出壮苗”,“勤换种,巧种田,辛苦一年顶两年”,“有钱买种,无钱买秧”,“秧好一半谷”。这些农谚都说明良种对种田丰收关系极大。外国人耕种不留种,到种子公司去买,这当然是中国农民的方向,但我国农民有换种的经验,“新种一年发,连种三年塌”,“种要年年选,草要天天除”,甚至强调到“懒种田,勤换种”,“上粪不如勤换种”的程度。

茅包:好种出好粮,一个环节在收藏,我地往年谷种收藏的方法是打先准备些干而齐的稻草,拿出一个饭甑,把捆齐系好一头的一大把稻草放入甑内中心,然后将那稻草分开拉到甑弦上,再放些稻草,将一只水桶放下去,将干稻草种倒入其中,将顶缠好,搓成吊绳。饭甑横着拉出,又拦腰系几道稻草小要子,就成了茅包。一升两升种子,也可用升子或其他工具作模放人,小茅包比大茅包简易些,包茅包是细功夫,弄得不好漏谷。包好,人扶梯子上,一接一搡,两袋一系,平衡地吊在屋梁上,晾风又不怕老鼠。

浸种:不打茅包的农户,把谷种放在桶里、缸中浸泡三五天,再滤水,置于箩中用草盖着,放在日光下晒,谷种发涨就要发芽,为了发芽好,要常去浇水催发。打茅包的农人,取下茅包吊在塘边或小河沟中,日浸夜起,一般浸泡三至五天,这叫吊包。解开吊包,倒在晒筐中晾凉。秧田基本固定在避风向阳水源条件好的冲垅田,先盘好秧田,几犁几耙几耖,把泥土弄细弄活,分厢,然后将谷种播于秧田,这叫谷子着泥育秧。分厢便于施肥、扯稗和扯秧。分厢,谷种不同,播于不同厢内,种田人是不会弄错的,撒子播种是有技巧的,不稀不密最为适宜。谷种落泥后,关不关水,依据田地的泥脚深浅,阳光充足时要晒,要下雨,赶快关水,山区夜寒,夜里必须关水,上午太阳起来可以挖缺放水,秧田附近一定要有水,随时关水放水。大雨或冰雹,给秧带来损失。下种时要在秧田头烧香放炮子,祈神保佑,苗壮苗大,要扎稻草人吓麻雀,有的还在秧田里插些小杆子,上面放鸡蛋壳鸡蛋壳还涂色,除了吓麻雀之外,还有驱邪之意。

 

正在加载评论……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选种
茅包
http://yingshan.xiyaohe.com/Content/weixinlogo.jpg
英山民俗、英山传统文化网,英山山泉文学
选种 茅包 浸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