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生活自身来看看英山民俗文化的发展

1958年掀起大跃进狂潮,全民写诗歌,全民上大学,假大空的泡沫文化,闹了许多笑话,但也是一次破除迷信、解除思想的文化普及运动。“文革”中,破四旧立四新,整个社会大乱,“文革”实际上是革了文化的命,传统文化几乎一扫而光。

改革开放,春风春雨春潮,被批判打倒的先驱们重新得到肯定,出现一批又一批人,英山大地暖气吹,尤以25岁的青年熊召政的诗歌“举起森林般的手,制止!”同极左思潮决裂,象一声春雷惊醒了大地。姜天明的小说“第九个售货亭”,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王凯等编的现代戏《换子记》,由县黄梅剧团舞台美术演出拍成电视剧,赴布拉格国际舞台美术展览会参展并获荣誉奖;柯剑的摄影《鱼满箱》被《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出,伍希贤搜集整理的民间工艺《缠花》,受到由中国美术馆和专家的关注;张秋华制作的《布老虎》、《童帽》,赴意捷等15国巡回展览。英山民间文艺团体先后创办了《山泉》、《大别山采风》、《大别山》内刊。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完成了民间故事、歌谣、谚语三大集成的编印任务。

才技人物胡胜璐,学通经典,兼善歧黄,施药施方却谢金,活人无算。鄂抚胡林翼驻营于英,病剧,璐治之立愈,邑人及县令赠匾多块,时称神医,誉满山乡朝野。

抗日战争初期,汪棣园、徐太素等以英山县政府的名义,编印的《成人识字读本》、《战时国语读本》、《战时史地读本》、《抗战常识》等内容博大,其中有不少歌谣故事。

古有皋陶部落,殷有贤相傅说,唐有大学士沈全期,北宋有活字印刷术发明家毕昇;南宋有首任英山知县段朝立,他保卫家乡,贼不敢犯,并建茶凉亭修道路办公益:清乾隆时进士金光悌,做刑部尚书,主审和珅贪污大案,他的故事多,歇后语有“金光悌拜相差一级”。辛亥革命有元老傅慧初;对孙中山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政策提供确切依据的有西伯利亚调查专员王熟闻;民国时期曾组织营救“七君子”的有上海律师公会会长李次山;继周恩来任中共中央军委书记有傅维珏;继朱德任南昌卫戍司令、公安局长的有彭干臣,彭是中共早期33位军事家之一;机智人物最典型的有闻筱辑;积极参与护法运动、复任孙文总统府秘书的郑衡之,留世的有《石城诗集》;还有傅笠渔、纪政纲、安怀音、刘秀山、章夷白、余湛、王榕等等。这些人在旧民主革命和新民主革命中,或军或政或文,成绩卓著,著作颇丰,为革命作出了贡献。李次山、查光佛、傅笠渔创办的《联合通讯社》和《新文化》等刊物发表过多篇有影响的文字。萧际云,七岁能诗,长大后,名噪六霍间,时人誉其六霍三才子之一。陈镜波所著《瘦吟山馆诗文赋稿》,风靡朝野。李士彬辞世前14年中,仅诗作就有769首。王悲庵、金翼先等的书画,推动了群众书画创作,培养了美术人才。

抗日战争时期,英山全县动员,人人奋起。郑汉英、余敬爽等主办的《醒英报》反映民族愿望,掀起抗日救亡高潮。国共合作统一战线,军队和政府组织很多宣传队,深入城镇乡村,日间夜晚登台演出,宣传抗日救亡,演出《暴风雨来了!》、《义勇军进行曲》、《新女性》、《放下你的鞭子》、《生死已到关头》等,从杨柳演到霍山边界,从西河演到罗田……

民间民俗文化极丰富。清朝至民国九年280年间,男寿士1200多人,女寿士800多人,义行人物360多人,儒林人物35人,文苑人物156人,才技18人。他们的诗词歌赋、文史经传、农医、音乐、绘画、文学专著,一百多种,数百部卷。这些人物是地方民俗文化的中坚。

新中国成立,天翻地覆。各项事业欣欣向荣,文化事业也以崭新的面貌出现。文化部门管文化,文化馆编印《农村俱乐部》、《英山文化》等,刊物19种。

我们的先民,在漫长的岁月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地而食,山区交通闭塞,文化教育不普及文盲多,但受教育者,文化素养并不差。人民长期遵循着“二字箴言惟勤俭,两条正路曰读耕”的古训,勤俭生财,耕读出人才。有人才,才有民俗文化的总结提升与传承。

英山现代民间文化,熊召政为旗帜,在余克非、肖浪平、陈凯文、段仲谋、夏中雄、马民权等老文化人带头下,新人辈出,涂耀坤、游江天、刘平海仅是其中的代表。

丁镜堂继承父志,修桥铺路建茶亭修庙宇,广行慈善,养孤安葬,乡人称其真义行人物,兴了社会良风。

清朝儒林人物闻立慎,恩贡生定远县教谕,教读60余年,经师人师,出其门者不下百余人。闻氏平生手录批点之书有400余部,著有《童蒙益智》、《警世箴规》等12部,颇有名声。闻光远,品学精纯,士林敬慕。经史外无书不读,尤精歧黄家言,活人无算。工书法,笔力劲健,著有《蒙苑》二卷行世。文苑人物安道修,家贫力学,以笔代耕,门下多佳士,尤敦品行。他著的《戒淫文》,脍炙人口。

 

正在加载评论……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黄梅
英山
http://yingshan.xiyaohe.com/Content/weixinlogo.jpg
英山民俗、英山传统文化网,英山山泉文学
从社会生活自身来看看英山民俗文化的发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