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风情此处多

《大别山情歌——三百六十调》之艺术特色

还有大部分是以(512)三声复合(2 65)两种乐韵组合的民歌。如“三百六十调”《高山顶上一棵槐》:

英山境内万山磅礴,控引皖湖,肘腋江淮,襟带吴楚,为皖鄂咽喉,江淮要塞,南北交通孔道,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因此,历史上隶属区域更迭频繁,直到宋咸淳六年(公元1270年)才立县,当时隶属安徽六安州,后于1932年才由安徽划归湖北黄州所辖。当地土人祖籍汉族,境内语言大同小异,与罗田、浠水语言相近,其习俗较与安徽太湖、岳西相同。旧社会为数不多的私塾学堂,均以《四书》、《五经》为课本。虽然地处偏僻,但由于英山地处大别山中心腹地,历来是华东、华南,特别是座落大别山脉中湖北、安徽、河南三省几十个县市的交通要道,人们在生产、生活等方面交往密切,人情风俗,相互影响,礼仪风盛,民风纯朴,士勤于学,农力于田。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际中、生产实践中、革命斗争中创造了许多的民间艺术形式,其民歌流传甚广,特别是山歌独具特色,历史悠久,蕴藏丰富,世代相传。

“原草原本原生态生机无限,野滋野味野风情风物传奇”。英山民间歌曲,属鄂东北色彩区,具有明显的鄂东民歌特色,同时与皖南的金寨、霍山、岳西、太湖等县边界地带的民歌融合变异,兼容淮南音型与英山方言语调为一体,更具典型的大别山风情格调,其山歌中的英山情歌独具大别山风味。民歌的文字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口头文字,其特色朴素、简洁、明了、形象、寓意性强,是由词段、词句、词汇、字言组合而成的。所以民歌的旋律也相应有乐段、乐句、乐汇、乐音之分,这两者的融合通过歌唱者的方言、语气、语音和语词歌唱出来,其声腔变化,情感抒发则各有不同。这些歌唱往往是“信口开河”、“触景生情”、“依情带声”既具山的刚雄粗犷,又具水的婉转悠扬。其声韵旋法与本地语言、语音、语调自然而然地紧密结合在一起,赋予了本地区的民歌特色,由此形成了英山民歌,特别是英山大别山情歌的传统行腔习惯(即声韵感)也就是本地人所说的“腔”与“调”。特别是“三声腔”在本地区流行较多。运用“三声腔”实际上是英山地区音调的基础。因而,形成了本地特有的行腔旋法而产生各种各样的民歌旋律。如本县的“三声腔”民歌“贤文调”(生活音调类),其腔是由三四个音为基础而组成的旋律,主要是由与 5、6、2 三个音构成:

马民权

的山歌,如茶歌、放牛歌、长工歌、高腔、号子等,这些山歌粗旷、高吭、宽广、嘹亮,曲调也较古老,地方色彩相当浓厚,其内容朴素健康,大多是反映劳动人民的生产实践和痛苦生活的,也有一部分是盘古、唱历史,传授各种生产、生活知识的。其中最具有特色的要数英山大别山情歌(见《情歌精选100首》),其曲调有三种,一种是山歌,一种是田歌,另一种是五句子(贤文调),这三种曲调实为黄梅戏的基本声腔,江淮文化交汇的民间声乐精华。这三种曲调共用同一组套歌词,即英山民歌“三百六十调”。她是英山人民世世代代在劳动中或劳动之余,以歌联谊,以歌言情,以歌示爱的纯真表达,总共有360首,俗称“三百六十调”,一天一首,如集中对唱,也得一天一夜。其内容健康,构思奇特,曲调优美,其中也有小部分属传授情爱之作的,如“我与情哥一个垸,桁条相搭屋相连,别人说我跟哥好,实实在在没沾边,没吃羊肉惹身膻。”“我送乖姐过大河,别人说我撩得多;风吹麻叶一光白,葫芦开花假的多;哪个亲眼看到过。”“一条板凳坐两人,郎把脚儿翘姐身,问声乖姐肯不肯,隔条裤子隔条裙,好比湖北隔南京。”其比喻绝妙精致,其情趣韵味无穷,艺术表现精湛。今天,我们从艺术的角度和美学的范畴来看,这些情歌并非“黄色”、“下流”,实乃是山区人民人性美和婚恋自由大胆追求的纯情抒发。同时,也是对封建礼教、人性情爱桎梏的大胆背叛和无情鞭挞。

“山歌本是古人留,留在人间解忧愁;三天不把歌来唱,三岁伢儿白了头,切记莫把古人丢。”封建社会中的英山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小县,四面环山,交通闭塞,河陡路窄,集镇甚少,经济、文化较落后。因而,其民间歌曲大多保持了原始音调。由于地理条件所致,虽以农为主,但主要依靠山林、茶叶、畜牧业等。人们的生产活动大多在山地林中,由此产生了许多

《大别山情歌》一经刊行,即得到社会各界欢迎,几经再版 ,仍“洛阳纸贵”。欣逢本人年逾五十九,届临六十岁,众多好友同仁,一再要求再版以作奉谢。此举得到县文联和英山毕升湖水利风景区的大力支持,在此,谨致谢意!

《史记》作者司马公言:“凡音之起,由人心先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先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于戚羽旄,谓之乐也。乐者,音之所生也,其本在人心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生发于民众内心深处的民间音乐,是劳动的创造,是生活的写照,是爱的抒发,是情的渲泄。艺术的生命具有强大的时空穿透力,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越是地方特色的,越具艺术魅力,大俗即大雅。具有大别山民间文化特色的英山民歌就是如此,她不因时代的变迁,政治的变革,时空的转换而消声;也不因天翻地覆,痛打横扫而匿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正所谓“山歌一唱过山头,千年万代古人留,这山唱来那山应,青山不老水长流,留在人间解忧愁。”其艺术生命长青。

象这类的三声复合、四声音阶,徵调式中的宽、窄韵民歌在山歌中是较多的。而且宽窄两种声韵复合的其它调式的多声韵民歌也有,特别是由半声韵(613)的羽调式民歌三百六十调·田歌主调贤文调尤具特色。如“小奴初到这一方”:即是五声音阶的羽调式。

2011年农历2月24日于寒舍常乐斋

“大山里头山歌多,连山连岭流成河。无粮无粬不成酒;无郎无姐不成歌;情歌出自人心窝。”高吭粗旷的歌调,发自人们灵魂深处的心声,毫无修饰、毫无遮掩地热情赞颂着人类永久的主题——爱情。世世代代生活在古老神奇的大别山中的英山人民就是在这歌声中劳作、耕耘,在这歌声中开拓、进取,不懈地推动着这块热土上的社会发展进步。同时,也在这歌声中男欢女恋,在这情爱抒发之中建设家园。一代又一代,繁衍生息,不断创造着、不断锤锻着闪耀生命本体光辉的民间艺术的精粹。

以“三声腔”作为地方声韵行腔的基础,歌唱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其语言、语气、语调转化而成为形形色色的民歌,这不单纯从旋法、声韵、音阶和调式上表现,由于歌调反映的内容不同以及词体的不同,还有歌唱的环境条件的不同等,其歌唱的节拍、节奏以及速度、表情上的具体体现则各有不同。

英山位于大别山中心腹地,古为皋陶部落,汉为英布封地,宋为毕升故里。东与安徽的太湖、岳西两县接岭,西北临近河南与安徽的金寨、霍山两县连峰、东南与本省的蕲春县毗邻,西南与浠水县多以河为界,西北与罗田县犬牙交错,连山傍水,实为七星拱月之县。全县面积1449平方公里,北宽南窄,全境三山夹两河,为北南走向的狭长地带,地势由东北向西南逐步倾斜,形成南部多为500米以下的低丘和谷地,平均海拔500一800米。海拔分别为1729.13米、1698米的大别山主峰天堂顶和二峰大同尖均座落境内。主要河流分东、西、南三条河,东、西河在县城所在地温泉镇汇合后并为一河即南河,流经浠水人兰溪。在这块不足15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半封闭、较原始的山水奇观生态资源占其三分之一,而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积淀深厚。

1999年12月底——2000年元月初作为湖北省迎千禧年活动之首“登大别山主峰、迎新世纪红日、敲千禧年神钟,跨越千年篝火”晚会上,英山民歌这一大别山文化宝库中的艺术奇葩,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较高的艺术品位,在海内外游客面前一展风姿,正如一些新闻媒体评价的那样“大别山人民是舞向新千年的,英山人民是唱向新世纪的。”英山大别山情歌在新世纪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中,正焕发出其特有的活力与生机。

 

正在加载评论……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http://yingshantv.xiyaohe.com/pics/2021/11/c202111170f5853e730c64d7a98109dac480aa140.jpg
英山民俗、英山传统文化网,英山山泉文学
大别风情此处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