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仙人台

上仙人台,必经豹头岩和七丈岩,两岩隔河相对,都有一段河流,豹头岩真名系报信岩,古时候一些强人占山为寇结伙为王,在此危害山下百姓,为了防止强人的偷袭和抢劫,百姓中有一位开明人士提议,在此山崖顶上的一棵大松树上挂一面簸箕大的铜锣,设专人看守,发现强人击锣为号,通知大家火速转移,将财物分散隐藏,该山由此得名,日“报信崖” 。

金龙洞顶四周苍松挺拔,花竹掩映,十里跑马岗,航空标点犹新。据庙中现存的历史资料记载,跑马岗下有十八罗汉洞,和尚洞,莲花洞,仙人洞,闲游洞等等共计三十六洞洞对面是香炉尖山,“山似香炉尖,晴天冒青烟,炉下藏石洞能容百余人”。洞内尚存石桌、石凳,昔日黄巢义军在此驻扎兵马,作为军事要地。香炉尖形象逼真,炉下风景宜人。

仙人台乃佛教名山,又是旅游胜地,黄石市委、黄石经委也十分重视,于一九九九年四月光临此山,观看殿堂建设,现场作开发指导。英圻两县领导已把开发仙人台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两县领导在一起磋商,构思设想把仙人台办为旅游和佛教圣地,增建旅游亭、疗养院、玉皇洞、休闲洞、避暑洞。如今的仙人台茂林修竹,青松翠漫,仙山仙阁,令人陶醉,引人入胜,真正是大别山腹地的一处名山奇景。

仙人台山绝顶石殿,工程坚固,技艺惊人,是由千斤方石两千多块,从脚到顶顺崖建成,殿宇四周由万斤石柱十六根,长短石梁十六根,石垣条七根,石凳八个,刻字石碑八块,组合而成。石门顶上“恩佑四民”四个大字刚健有力。真武殿内万法祖师爷神像,金光闪闪,蓬碧生辉。此殿香火起源于东晋十六国时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石殿兴建于清朝康熙四十八年,相传兴建此石殿是鲁班祖师爷奉了天命,带一班徒弟用一夜时间建成,在鲁班的设计指挥下,天黑动工,动工前鲁班吩咐看殿和尚,做殿时打雷闪电十分凶猛,持续时间很长,此时间内不要出门乱跑。鸡啼成功,全部撤走。施工时进度很快,四更天封顶,五更天安门扇。但这时,惊雷闪电把和尚吓坏了,赶紧跑到鸡笼去做了手脚,骗雄鸡提前叫了起来,鲁班祖师爷和徒弟们正在杨树沟搬运大门扇,听到鸡啼,丢下大门扇就走,此门扇至今还在杨树沟的大山沟中。石殿历经多年的风霜雨雪,还是里外如新,石块发光。

“群山邀集瑶前会,万法云临梵后生”字迹雄浑苍劲龙飞凤舞,给殿堂增添了几分神韵。进门是灵光老祖大佛像,灵光老祖手持钢鞭,面目狰狞,令人望而生畏。绕过佛像,进入正殿,一世祖、二世祖、三世祖、吉三王、观世音五尊佛像,盘坐拱手,一个个神采飞扬,十尊小菩萨分立两旁,动作各异,配合得维妙维肖。看左边菩萨小像二十八尊,分两排站立,有侧身,有正面,有仰天,有大笑,令人目不暇接数不胜数。观右边菩萨小像二十一尊,分上下两排错位安放有怒目而视的,有脚踏祥云的,有三像一体的,有活蹦乱跳的,真是千姿百态、栩栩如生,装点得金碧辉煌,整个大殿布局非凡,如入仙境一般,一种令人肃然起敬之感,油然而生。

仙人台位于鄂东英、圻两县交界分水岭上,海拔1175.9米,东径11541,北纬30°33,有公路直通其上,山脚下有停车场两处,下车后沿着十八盘万级台阶、步步登高、蜿蜒达顶,顶峰俊秀,峭壁如削,三座殿宇建在崖顶绝壁之上,气势雄伟。仙人台山上百草是药,山花烂漫,一年四季桃李果粟压弯枝,茫茫林海,鸟语声声,它既是明朝医圣李时珍先生的采药处,又是历代登山旅游爱好者的观光避暑场所,更是大别山区有名的佛教胜地神仙水。

如今仙人台楼房、宾馆、旅社、餐厅、商店、休息室,建设优美,别具一格,顶层砖木结构,复盖琉璃瓦,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每月初一、十五、三、六、九,各地进香游客,拥挤殿堂,求神拜佛,男男女女,成群结队,香烟燎绕,炮竹喧天。

石殿右边是白云观殿,砖木建筑,巍峨壮观,大门上有一副对联:

仙人台不但景色迷人,而且古迹甚多,当你翻越豹头岩,穿过七丈岩,登上界碑石,漫步二祖庙、五昌庙、攀登十八罗丝弯,一座绝壁悬崖展现,这就是硃砂崖,崖顶石骨嶙峋,赤光夺目,相传古时崖下产硃砂,故名曰硃砂崖。山崖绝顶是万法祖师殿,殿前有个靠腰石,石旁仙人脚印二尺余长。殿后有口神井,为石质无微隙,但水常满,将水吸干转眼又盈。与神井相连有金龙洞、滴水洞,两洞之内,石骨上如龙舌吐水,仙水咚咚,长年不断,月逢三六九进香,男女排队,抢接仙水,给家人治病防病。此洞石壁石顶上金龙腾飞,仙水喷射,古人称仙人壁立,为八景之一,并推异景,奇石怪洞相传是大祖爷接待各地大仙约会的地方。

 

正在加载评论……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大别山
仙人台
http://yingshan.xiyaohe.com/Content/weixinlogo.jpg
英山民俗、英山传统文化网,英山山泉文学
名山仙人台
返回顶部